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河北 湖北 湖南 海南 黑龙江 江西 辽宁

江苏 吉林 宁夏 内蒙古 青海 山东 陕西 四川 山西 上海 深圳 浙江 天津 新疆 云南 西藏

2019下半年教师资格面试考试高中语文试题及解析4

http://www.hteacher.net 2020-01-05 11:18 中国教师资格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1.题目:必修一《荆轲刺秦王》片段教学

2.内容: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3.基本要求:

(1)试讲约10分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翻译并分析“易水送别”这一段;

(4)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

【试题解析】

一、诗歌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PPT出示骆宾王的《易水送别》诗: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学生分析诗的意思,引出本文故事——荆轲刺秦王。(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了解《战国策》和古诗背景

1.教师检查预习情况,请学生介绍《战国策》。

2.根据学生回答,教师进行总结与补充:

《战国策》是西汉学者刘向所整理、校订的一部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是一部国别体的史书。该书记载了战国时期二百三四十年间各国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一些活动,着重记录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语言流畅,记人、记事形象生动。全书共三十三篇,十二策。

《战国策》的内容,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行为。

《战国策》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在我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3.教师PPT出示故事背景:

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全国的大势已定,弱小的燕国也危在旦夕。(出示战国形势图)燕太子丹为了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了报自己在秦国做人质的“见陵”之仇,就想派勇士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诸侯之地”;如不成,则刺杀秦王嬴政,使其国内大乱,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事败后,秦大举攻燕,于公元前222年灭燕。燕国被灭了,然而,荆轲刺秦王的故事由于其悲壮动人而传诵千古。

(二)通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

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注意断句,读出节奏和韵味。

3.教师检查反馈,点名请学生读课文,给予反馈评价,并相机提醒学生注意以下字音:和(hè)而歌,变徵(zhǐ)之声。

(三)疏通文意

1.教师请学生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疏通文章大意,不懂的地方同桌之间可以交流讨论。

2.教师检查反馈,相机讲解文中疑难句子,重点实词和文言句式。如: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太子和知道这件事的宾客。此句是定语后置句。

既祖,取道:祭过路神,就要上路。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践行和送别。

高渐离:荆轲的朋友。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高渐离因擅长击筑(竹制的乐器),秦始皇叫他在左右侍奉。一天,高渐离得着机会,用筑去打秦始皇,要为燕国报仇,没打中,遇害。

为变徵之声:发出变徵的声音。古时音乐分为宫,商,角,徵,羽,变徵,变宫七音,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

慷慨羽声:声调激愤的羽声。

瞋目:形容发怒时瞪大眼睛的样子。

终已不顾:始终不曾回头。形容意志坚决。

三、精读课文,深入分析

1.提问:太子及宾客为什么“皆白衣冠以送之”?

要求:学生默读文段,自主思考问题。

明确:荆轲永诀,激励他冒死行刺,不负重托。

2.提问:文段中的音乐描写有什么作用?

要求:教师PPT出示音乐描写的句子,学生齐读句子,同桌之间交流讨论,教师点名回答。

明确:表现荆轲的思想感情,渲染悲壮的气氛。

3.提问: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诀别这一场面的?

要求:学生前后四人为一组进行小组交流讨论,小组代表进行汇报,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点拨与总结。

明确:

抓住特点:如对送行者的描写,抓住“白衣冠”这个特点;

突出重点:在众多的人物中,重点写荆轲;“既祖,取道”略写,重点写慷慨悲歌;

顾及全面:太子、宾客、高渐离、士等在场人物都顾及到,而且通过写“士皆垂泪涕泣”“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忾的气势;

有条不紊:人物活动按时间顺序描写;

结合写景:“风萧萧兮易水寒”,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4.提问:易水诀别,你感受到了荆轲什么品质?

明确:荆轲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5.教学生齐读“易水诀别”这一段,体会荆轲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四、巩固拓展,提升认知

提问:你是如何看待荆轲刺秦王这件事情的?

要求:学生各抒己见,在班级内交流讨论。

五、归纳总结,深入理解

教师请学生谈谈学完本课的收获。

六、实际演练,分层作业

1.熟读课文并背诵“易水诀别”一段。

2.课下阅读《战国策》的其他故事,下节课在班级内交流分享。

板书设计:

0

关注公众号

责任编辑:张欣

教师教育网 教育信息网 人事考试网 资料下载

>>更多教师资格证国考相关信息/资料查看

2023年下半年教师资格面试考试英语试题122023年下半年教师资格面试考试数学试题132023年下半年教师资格面试考试语文试题152023年下半年教师资格面试考试心理健康教育试题12023年下半年教师资格面试考试物理试题122023年下半年教师资格面试考试地理试题12

精彩推荐

换一换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咨询

备考资料预约

  • 省份
  • 市区
  • 考试类型
  • 姓名
  • 手机号
  • 验证码

互动交流

  • 华图教师APP题库下载

  • 微信公众号:htjiaoshi

在线客服×